今年上半年,東臺公司大力推進自主養殖,堅持產品高品質路線,深挖高質量定位,科學制定產量、成本考核方案,嚴格獎懲制度,經過努力,自主養殖工作平穩有序開展,5321畝魚苗長勢喜人。
統一思想認識
抓住機遇,先行先試。搶抓政策機遇,加快轉型升級步伐,將1000畝合作經營調整為5000畝以上的自主養殖,爭做大面積自養的先試先行探路者。
精心組織,尋求突破。確定條南一區、四區總計面積5321畝的自主養殖區,制定了從養殖團隊組建、風險排查防控、成本考核核算、效益分配、物資保障,到魚種采購流程等一套較為完善的自養方案,全力突破自養工作瓶頸。
落實關鍵措施
品種優化。綜合考慮養殖面積、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確立“一主一輔一儲備”的養殖結構,大面積養殖風險低、效益穩、具有傳統優勢的鮰魚,適當養殖產量高、效益高、具有發展潛力的加州鱸魚,試養300畝高價值的鱖魚。
風險管控。組建專業技術團隊,共組建5個團隊,每個團隊負責1000畝左右水面,團隊負責人及技術員均具有10-20年淡水養殖經驗。
激勵政策。養殖團隊繳納500元/畝的風險抵押金,負責人及技術員工資月結50%,養殖結束后綜合考核完成任務的發放50%績效工資,同時對超額完成部分進行獎勵。繳納風險抵押金的養殖團隊,超額完成利潤指標后按凈利潤的60%獎勵。
構建營銷體系
苗種培育。為控制魚種采購成本,公司對養殖塘口進行了調整,拿出800畝作為苗種培育塘口,為明年自養工作做好苗種儲備,從根本上降低苗種采購成本,同時減少了魚種運輸環節,進一步提高產品品質。
產品營銷。利用自然遺產地的天然優勢,培育并形成以“條子泥”為主品牌,以“豐條農業”“生態詩地”“中鷸農業”等為子品牌的品牌體系,并已在國家商標局注冊。開發了鮰魚丸、鮰魚膏、調味魚、開背魚等多個20多個產品。與湖北德炎洽談達成鮰魚產品深加工合作意向,與京東農牧達成產品電商銷售意向,與相關渠道商已初步達成3000萬元的鮰魚銷售意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