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生態文明是人類文明發展的歷史趨勢,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攸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千秋大業。近年來,江蘇省沿海集團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決策部署,把生態優先、綠色發展貫穿高質量發展全過程,以綠色繪就高質量發展美麗圖景。
科技成果培育健康土壤,夯實綠色土地底色
增強核心功能,擁有核心技術是關鍵,核心技術向綠而行是路徑。集團著力推進土地資源保護與開發主業發展,從退圩還湖以改善當地自然生態環境到國土空間全域綜合整治以釋放鄉村發展動能,再到充分利用存量土地資源稟賦以建設高標準農田,集團堅持節約集約利用土地資源,深耕土地資源的“獲取”與“再生”,圍繞土壤健康管理和耕作層地力提升開辟新賽道,為堅守耕地紅線、增強土地健康承載力作出積極貢獻。
加快核心技術合力攻關和規模化應用,圍繞構建土壤肥力與土地產能快速提升與長效保持集成技術、濱海鹽堿地快速降鹽與長效控鹽集成技術、鹽堿地蔬菜種植土壤適應性改良和作物健康管理集成技術,研發1套土壤改良劑配方,研制3種改良劑及1種鹽堿地專用生物有機肥。運用這些科研成果,以土地資源為基引入多種業態,優化生產、生活、生態空間格局,提升土地資源綜合效益,推動形成綠色低碳循環生產方式,為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大綠色發展動能。
低碳發展撬動新興業態,打造綠色碳匯特色
重點項目點燃綠色發展“新引擎”。前不久,鹽城市滬蘇大豐產業聯動集聚區“近零碳園區”綠色能源項目(一期)能碳監管系統正式上線。作為首套服務市場用戶的電化學儲能系統,該系統采用目前成熟的磷酸鐵鋰技術路線,為園區兩個高耗能車間提供節能與調峰服務,按照“谷時充電,峰時放電”的運行策略,削峰填谷,平滑企業負荷曲線。
“它對園區水、電、氣、熱等用能與碳排數據的采集,可快速發現用電大負荷和異常負荷,以及碳排放異常情況,為園區提供用能與碳排放數據監測與診斷服務。”據項目負責人介紹,首期項目投運后,可年生產綠電211萬度,相當于年節省標煤738噸,年降低二氧化碳排放2300余噸。
糧食烘干用上減排技術,彰顯綠色生產亮色
綠色底色漸濃,亦延伸至生產一線。在大豐糧食科技產業園、金東臺糧食烘干倉儲項目現場,筒倉與烘干塔在陽光下交錯生輝,已為即夏季收獲做好準備,能有效覆蓋周邊的集團農業企業和農戶,提供糧食烘儲服務。
推動傳統產業智能化、綠色化技術應用,金東臺糧食烘干倉儲項目項目使用低溫循環式烘干線,采用三次“干燥—緩蘇”后冷卻工藝、低溫大風量熱風介質以及滑閥式排料機構,在提高烘干效率的同時,保障了谷物品質,有效降低了碎米率。從運糧車卸糧后開始到糧食烘干轉運全過程,也全部實現自動化控制和智能化管理,而該設備的余熱回用設計也更加綠色節能,為實現節糧減損、顆粒歸倉提供了先進技術支撐。
以退為進賦能“生態百里”,筑牢綠色岸線本色
打造“生態百里”是江蘇沿海地區發展規劃(2021-2025年)的重要內容。省沿海集團盡最大可能兼顧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之間的共生平衡,充分利用黃海濕地自然遺產優勢,助力美麗岸線建設。
麋鹿奔歡,鶴舞長空,勺嘴鷸在淺灘駐停,黑臉琵鷺在霞光里集聚……一望無際的濕地灘涂,約數百萬計的遷徙候鳥,共同孕育出中國第一個海洋世界自然遺產——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一期)。這里擁有世界上面積最大的潮間帶濕地和規模最大的輻射沙脊群,是全球最重要的濱海濕地生態系統之一,也是東亞-澳大利西亞候鳥遷徙路線上的中心節點和關鍵區域。
萬鳥翔集的背后,有省沿海集團堅定守護綠水青山的主動作為。集團預留近2萬畝的生態用地,落實1.14億元生態補償資金,新建3400畝生態公園,打造了濱海濕地生物多樣性及重要水禽棲息地的保護和修復示范樣板,為條子泥區域成為黃海濕地世界自然遺產地核心區奠定了良好的基礎。集團系統謀劃10萬畝世遺地核心區及緩沖區生態建設,實踐“農業+科教、康養、旅游”等復合業態發展模式,積極挖掘條子泥濕地碳匯等潛在生態產品,探索生態價值轉換路徑,切實將生態優勢轉變為發展優勢。如今,潮汐起落,如揮毫潑墨,在滄海與大地間“繪”出萬千生靈,也見證著集團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的生動風景。